近日,由我院文保中心承担施工的《大像山石窟灾后抢险加固工程(基础护坡抢险加固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
大像山石窟灾后抢险加固工程(基础护坡抢险加固工程)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开工,历时354天,于2020年9月30日完成全部设计工程。本工程治理范围内保护对象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抢险加固工程包括三处滑坡,七处不稳定斜坡。考虑到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和工程治理的特殊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中心以不对文物体造成新的破坏和影响、治理工程美观大方、与原始风貌相协调为基本原则,切实保证治理效果。针对地质灾害或病害贯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按照施工图设计选用预应力锚索(锚杆)结构+肋板式锚杆挡墙体系,主动加固坡体,通过预先主动施加一定预应力,将梁柱和坡体压紧,并锚固在稳定岩体上,不让其产生变形,进而达到稳定坡体的目的。解决严重威胁甘谷县大像山石窟和古建筑安全的各种地质灾害或病害;保障文物的安全。
竣工验收由甘肃省文物局专家组、天水市文物局、甘谷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对大像山石窟灾后抢险加固工程(基础护坡抢险加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施工资料和有关文件进行了细致查看和评定,并对本工程进行实地检查。验收专家组通过审议认为,该工程完成立项报告和技术方案内容要求,程序管理符合有关规定,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文物安全,工程资料基本齐全,工程效果和观感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同意大像山石窟灾后抢险加固工程(基础护坡抢险加固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保护加固工程,大像山石窟灾后抢险加固工程(基础护坡抢险加固工程)顺利竣工,为我中心在甘谷县古建筑群边坡抢险加固工程开启了新篇章,积累了对古建筑群边坡抢险加固工程的宝贵经验。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121号 邮编:730050
邮箱:sankanyuan@sina.com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1037号
陇ICP备09001908号-1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版权所有